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音乐评述 > 文章内容

歌剧、音乐剧普及应将重心和阵地放在基础教育阶段 | 争鸣

发布:音乐苏州    浏览量:412    发布日期:2022-02-08

| 王均栋

无论中外,歌剧与音乐剧在其创作之时,便已经加入了创作者自身对本民族文化气质、艺术心理和审美等因素的理解。因此,一个作品,无论是歌剧还是音乐剧,一定是带着某些“基因”来到观众面前的。观众的鉴赏与品评,又加入了自己对文化、心理、审美等要素进行评判。那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心理,是文化心理、艺术心理或是个人兴趣喜好的心理。这其中,特别需要区分的是大众心理和个体心理(专业从业者心理)。

近些年,中国歌剧和音乐剧,可谓迎来了空前的“井喷”态势,在数量和在文化精神导向方面,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然而,有一点也应该引起更多层面的重视,时至今日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歌剧、音乐剧以及作品仍然是“曲高和寡”的局面。虽然现在诸多的演出多带有惠民演出的宣传,但真实情况是,剧院里观剧者多还是专业从业人员或者艺术学习者,偌大的剧院里,普通民众的参与度并不高。这种局面与城市和地域的发展有关,和我们国家整体国民艺术素质和历史文化发展有关。

当然,真正做到民众自然而然、习以为常欣赏艺术的美好局面,需要时间。但我想,历史的车轮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在世界上都有着举世瞩目的影响力。我们的艺术创作,特别是歌剧与音乐剧,已从20世纪初学习西方发展为创作本土,理论梳理剖析、剧院运营等各方面都已经慢慢由学习者、参与者,变为发言者。这时候,我们对歌剧与音乐剧这样的“舶来”综合艺术形式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和态度,更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对普通民众歌剧与音乐剧普及的角度来说,应该将歌剧、音乐剧的普及重心和阵地,放到中小学艺术教育层面。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早早种下歌剧、音乐剧的种子,这一点和国家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要求也不谋而合,正如合唱意识、乐队意识的培养,也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下大功夫。

我们不仅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优秀的资深乐迷和歌剧、音乐剧粉丝,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有艺术审美、有鉴赏力、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艺术启迪智慧,赋予人们灵感。未来的中国,在艺术的浸润,也将会诞生更多贡献于人类世界的伟大科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