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音乐评述 > 文章内容

2021年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印象

发布:音乐苏州    浏览量:570    发布日期:2021-09-25


文|张可驹

本次利兹国际钢琴比赛进行国际转播的过程中,评委们也纷纷接受采访。某人提到,能晋级第二轮的钢琴家,本身都有出色的技巧和优异的整体水平,从中做选择实为难题。的确,在一场音乐比赛中,评委们如何决定艺术层面的分数,可说是世纪难题。而如今,2021年这届利兹国际钢琴比赛终于迎来了最终的决赛。


乌克兰钢琴家 克尼(Dmytro Choni)先前已给我们留下那么深的印象,他的技巧坚实,风格纯正,既能适应不同作品的需要,又能建立起演绎者有力的音乐形象。克尼的键盘控制力,一如钢琴家的整体风格,是特别地坚稳可靠。而他在这个稳固的基础上,又能开发意想不到丰富音响,及某种强劲有力的效果。时下,不少“个性演绎”通过变化来引人注目,但真正有力的、有震撼效果的演奏,必然要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上呈现。

克尼 的演奏正是如此,他在决赛弹了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而先前他基本没有选择古典作品。相对前两首钢琴协奏曲,贝多芬在《第三号协奏曲》中体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典型的英雄性风格,通过该作在协奏曲领域竖起里程碑。克尼的演奏恰如其分地突出了此曲的宏大气势,却并非通过力度、速度变化的堆叠,而是与之相反——钢琴家以稳健的分句和节奏控制建立起乐章的结构感,而针对三个乐章反差极大的情境,又各自能够深入。

演奏古典作品,结构的把握几乎是第一位的,但这又是一个流动的、不断变化的结构。克尼从乐句的表现入手,将单独的句子弹得宽阔有力,继而能将不同乐句的衔接导入自然起伏的呼吸之中。由此,他将这首协奏曲雄伟的第一乐章弹出真正的宏观视角,乐句的延伸、起伏,根植于音乐发展的文理,从不大而化之。钢琴家在某些局部细节中稍作延留,也绝不夸张。副题的脉动统一,哪怕出现若有所思的片刻,演奏中的呼吸和音质的把握,都保证了整体音乐流动的均衡效果。

钢琴家探索慢乐章的深度时,展现了耐人寻味的修养。他将表现音色美的成就,同分句中的良好品味相结合,把握高度抒情化的主题,无一刻出现玩弄小句子以强化“抒情”的低级趣味。一言以蔽之,克尼真正弹出了有品格的贝多芬演绎,而在当下的演绎中,品格是多么稀缺的资源?识者自当了解,刻画如此稳固的节奏、句法与整体结构的景观,远远不仅是内在修养的体现,而是钢琴家的手指控制力必须能弹出这样一丝不苟的意图。在这里,克尼也将他的音响最大地减去了金属质感,而仅仅突出一种丰厚。


哈萨克斯坦钢琴家 贝森巴耶夫(Alim Beisembayev),从他在第二轮演出贝多芬的最后一首奏鸣曲Op. 111,就让人惊奇于这位钢琴家的胆识和成熟。其后,听者会越来越多地发现,这是一位既多元,又传统的钢琴家。贝森巴耶夫多元的一面,在于他的选择从斯卡拉蒂到贝多芬,再到普罗科菲耶夫与利盖蒂,不仅视野宽广,且能演奏得切中关键。

而此人传统的一面,就在于他固然选择了宽广的曲目,却基本集中于不同时期的热门经典。对冷门曲目,或现、当代作品的涉足,相对于克尼和小林海都,还是稍稍保守一些。对一位要走上独奏舞台的钢琴家来说,曲目的选择至关重要,贝森巴耶夫所展现的多元与保守交融的态度,表明他是一位知所进退,真正了解自己的演奏者。因为凡他所选择的曲目,他都会弹出让你回味的东西。

决赛阶段,钢琴家弹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又是一个大胆的选择。一方面,“帕狂”是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但另一方面,它的篇幅又是决赛演出的五首作品中最短的。在决胜环节,演奏者很自然地会想要拿出“大曲”。呈现精短而热烈的帕格尼尼狂想曲,绝非单纯讨“热门曲目”之巧,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最后,钢琴家成功了,凭借此曲一举夺得本届利兹比赛的冠军。

贝森巴耶夫表现该作的成功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这位钢琴家确实对于后浪漫派超技曲目的表现风格,以及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表现风格,都做了相当的研究。贝森巴耶夫的触键颗粒分明,不仅突出指触的精美性,更让我们体会到那种分量感。欠缺了这样的分量,无论技巧的魅力,还是乐句的表达性,都是出不来的。贝森巴耶夫的演奏突出手指的独立,踏板用得谨慎,却又不会落入一种干涩的、“丁零当啷”的颗粒状态,色彩感很好。不用说,这是对老派的超技演奏风格颇为熟稔的弹法。

而技巧是表现音乐的工具,这位钢琴家无论刻画拉赫玛尼诺夫的多声部构思,还是表现原作的某种谐谑气质,又或是直接弹出作品的技巧魅力,都再次让我们看到那种有的放矢。贝森巴耶夫将很多短句弹得坚实而有锐度,呈现一些精短的跑动时,力度的均匀与颗粒的深透,交织出有品味的炫技的快意。表现该作最著名的抒情性变奏,钢琴家对于歌唱美感,及整体情境的表现,都确实是成熟而相当感人的。同时不能忘记的一点,就是给他与乐队的配合显明这是一位擅于合作的钢琴家。


英国钢琴家 凯利(Thomas Kelly)弹出一种真正的“大风格”。光辉而透彻的发音,偏向宽阔却绝非大而无当的句法,他的个人风格是如此鲜明,却从不会将不同作品打磨成相似的样子。他先前对曲目的选择较为传统,除了比赛规定的现代曲目之外,主要是从古典到后浪漫派与印象派作品的这条线。然而,凯利无论演出传统经典,还是现代音乐都着眼于发掘作品深层的美。因此,从第二轮到决赛,他的演奏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钢琴家在决赛选择了极考验演奏者的音乐智慧,而非突出外在效果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由钢琴独奏开始,凯利的速度舒缓,却非明显地慢下来,指挥家曼泽很好地勾画出乐句的长气息,同独奏的配合默契。钢琴家那质感丰厚而金灿灿的音响,用以刻画贝多芬这部戏剧性内在的作品,同样非常适宜。该作的第一乐章,是对一位钢琴家的长线构思,及整体上有关音乐表现之谋篇布局的顶峰考验之一。凯利的表现则基本是无可挑剔。

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钢琴家能兼顾线条舒展的呈现,同一种内聚的结构张力之间的平衡。能否把握一个乐章,尤其是大型乐章不断向前的推进力,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位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综合高度。凯利已经能够做到,不将这种推进力通过节奏,Rubato等放在面上,而是在不同的层面,都保持一种精干,由此驾驭外在的长线条。同样在这种成熟性的牵引下,钢琴家将他的灿烂美声,做出富有智慧的运用。某些高音区如歌的跑动,仿佛名家大笔。


日本钢琴家 小林海都(Kaito Kobayashi)同样属于出手不凡的演奏者,他精巧的音响控制,及颇有特点的音色美,都是初听就给人留下鲜明印象。在选曲方面,这位钢琴家的个性强烈,敢于取舍,选择不少精美、内省而远离热烈效果的音乐。此人对于现代作品有其敏感,在比赛的指定现代音乐之外,还将勋伯格作为重头曲目。

在决赛选择 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本身,再次显明他的深思熟虑。这是巴托克后期仿佛回望古典风格的杰作。小林海都 保持着音色方面的优点,及触键的颗粒质感,在这样字字清楚的前提下,揣摩灵活的会话般的句法。巴托克在该作中,对于不同乐器与钢琴的呼应用功很深。小林海都 的演奏也注意层次感,很多管乐突出的段落,钢琴完全不抢戏。此曲的第二乐章,堪称巴托克回归“古典”美感之最。钢琴家进入时,弹出仿佛趋于“静态”的乐句流动,触键的功力和组织乐句的巧思融为一体。


以色列钢琴家 兰伊(Ariel Lanyi)对于音色的雕琢一贯用心,曲目选择方面避免冒险。到了决赛环节,他的选择却要冒险一些了。同贝森巴耶夫相反,兰伊选择演奏篇幅最长的一首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该作完全是一首大型交响曲的规模,钢琴在乐队面前如同一个核心声部。前两轮的演奏中,兰伊表现风格典雅的作品时,得心应手地展现其在音响方面的长处,而面对较为戏剧化的音乐,就努力平衡发音的细腻感同强奏力度之间的平衡。此时面对全然交响化的“勃二”,他收起了先前很多精致的色彩晕染,转而追求一种光洁的、陶瓷般的音质。

这样的音响处理,用于该作不仅适宜,也避免了强奏的音质不统一的情况(先前偶尔出现)。与此同时,他也并不追求在此弹出高度戏剧化的力度,够用即可。目前越来越多的钢琴家也在反思,勃拉姆斯没有写那么多fff,演奏时不用执着于推高力度。兰伊就是在这样适中的力度表现与声部结构的分量,此二者的平衡之中,建立起自己对于该作交响化的理解。另一基础,就是钢琴家对于横向结构的把握。兰伊对作品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强烈的速度变化多有收敛,为不同部分找到适合的速度、音响之平衡,由此呈现大结构的说服力,是他的核心目标。这样的演奏追求合理,但是否有足够的艺术魅力,支撑整体的音乐表现,则又是见仁见智的事。

从第二轮开始,一路追到现在,感到本届比赛的整体水平确实高,到了半决赛就是白热化的状态了。在此背景之下,决赛的取舍多少也会让人留下遗憾。但正如先前提到的,比赛的价值,尤其是通过转播来呈现的价值,很多在于让观众看到这些出色的新锐钢琴家。

胜负一时,艺术长久,希望十年后再看本届富有光彩的钢琴家们,我们才真正意识到这次比赛的价值为何?在这个特殊时期,举办线下比赛困难重重,这届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从赛事本身,到转播的不同环节的安排,都如此用心,确实值得观众记念。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