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文章内容

BMF25·亚洲协会论坛 | 与世界合拍,跨越文化边界

发布:音乐苏州    浏览量:415    发布日期:2022-10-08

为庆祝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北京时间9月29日上午6点30分,亚洲协会于纽约总部特别举办专场纪念活动。

本次活动由音乐评论家肯·史密斯主持,出席嘉宾有作曲家伯恩斯坦的女儿杰米·伯恩斯坦,华人作曲家周龙、杜韵、周天,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则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参与其中。五位嘉宾以对谈的形式,回顾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在链接中国与世界、促进音乐文化交流的卓越贡献。

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宾都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保持着密切合作,杰米·伯恩斯坦曾多次到访音乐节,策划并参与演出、公益教育活动。周龙和杜韵凭借歌剧《白蛇传》《天使之骨》先后斩获普利策音乐奖,其中《白蛇传》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波士顿歌剧院共同委约,《天使之骨》则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完成中国内地的首演。与此同时,杜韵和周天还共同获得了2019年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的荣誉。


从左至右:肯·史密斯、杜韵、周龙、周天与杰米·伯恩斯坦

拉开本次特别活动帷幕的是贾斯珀四重奏,他们演奏了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之一、作曲家周天的第二弦乐四重奏。


周天

这首由长城四重奏委约的作品写于2010年,灵感源自长城的古老砖石,作品在大提琴下独奏中徐徐展开。在随后的乐章中,四把弦乐器此起彼伏,既有托卡塔般充满律动的节奏,亦有拨弦模仿古琴的音色,将古音与当代音乐建立起新的连接。


贾斯珀四重奏

25年文化求索之路,一步一脚印

对谈在开始前,用一段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纪念视频回顾了北京国际音乐节25年来的光辉历程。199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横空出世,为中国乐坛开创了第一个国际化的音乐节。中国古典音乐事业的发展由此翻开全新的一页,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至今天,成为中国第一个专业化、国际化、职业化的古典音乐节。

视频中,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里程碑时刻一一展现,从名家名团纷至沓来到“中国概念”首度提出,从重磅歌剧连续上演到委约创作蔚然大观,从全新舞台理念多元实践到时尚地标完美融合……25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踔厉奋发,守正创新,搭建起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平台。理想的种子在北京这座城市破土、展叶、飞花、结果……

25年来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携手共进的国际知名音乐家们纷纷发来贺电,如夏尔·迪图瓦、梵志登、帕沃·雅尔维、彼得·鲁策齐卡、蕾妮·弗莱明、让·伊夫-蒂博戴、马克西姆·文格洛夫、谭盾、周龙、王健、郎朗、宁峰、张昊辰……他们在视频中一一送上祝福,祝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生日快乐。

跨越25年,依然生机勃勃

主持人肯·史密斯以评论家的视角就各位嘉宾在音乐节中的高光时刻进行互动提问,与五位嘉宾一同回望北京国际音乐节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总结音乐节为何能够历久弥新、持续引领中国古典乐坛风向。


主持人肯·史密斯

·史密斯回忆,身为自由撰稿人,他多年来与世界各地音乐机构打交道,而北京国际音乐节是他在亚洲结缘最深、历史最悠久的机构之一。他第一次参加音乐节是在2001年10月,彼时美国刚发生911事件,大量航班被取消。然而他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却可以在同一个周末里,接连亲历由波兰华沙国家大剧院带来的歌剧《纳布科》中国首演、潘德列斯基指挥马勒《第二交响曲》、中国爱乐乐团世界首演菲利普·格拉斯大提琴协奏曲,接下来的周末还有谭盾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之后首次在中国的舞台演出。这样高频率、高品质的节目安排即便在世界一流音乐厅也极其罕见,令人震撼。

让肯·史密斯既高兴又难过的是,当年他笔下乐评里的多位音乐家已离世,而北京国际音乐节依旧生机勃勃。回首过往,25年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一瞬间,但对于中美两国的音乐来往历史来说,却意义非凡。

BMF推动中国音乐氛围进步

在场嘉宾中,比肯·史密斯更早接触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当属作曲家伯恩斯坦的女儿杰米·伯恩斯坦。受好友之邀,她于2000年第一次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为“纪念伦纳德·伯恩斯坦逝世10周年音乐会”担任解说,并主持了第二天下午“伯恩斯坦节拍——怎样让音乐跳起来”的儿童音乐会。有趣的是,当时的儿童音乐会赞助商恰巧是麦当劳,虽然与孩子们语言不通,但她巧妙地用“热狗”和“汉堡包”分别指代二拍子与三拍子,兴奋的孩子们迅速掌握这两种节拍,音乐会气氛热烈不已,其乐融融。


杰米·伯恩斯坦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场景,杰米·伯恩斯坦说当年在排练《西区故事》时,除了语言障碍,由于打击乐组特别难,她与乐团演奏员额外花了很大精力才解决了难题。时间转眼过去,如今无论是中国的乐团还是观众,对于她父亲伯恩斯坦的音乐在演奏能力和接受程度上都有了飞速长进。在最近一次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电影《西区故事》交响现场版”音乐会时,杰米·伯恩斯坦感慨道,尽管这场演出是中国的指挥家和乐团,但已无语言交流障碍,演出的韵律和味道十足。乐团呈现的国际职业素养让这位见多识广的音乐人也不禁称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十几年来艺术文化的进步确实有目共睹。

而今的中国观众已有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音乐知识,她也注意到这个变化。2000年,她仍需要大力推广和讲解伯恩斯坦的音乐,但当她于2018年重返北京国际音乐节时,惊喜地发现观众们已经对伯恩斯坦的音乐非常了解,提出的问题也更加深入。伯恩斯坦不仅是位音乐家,同时也是教育家,会利用身边一切例子和机会给后辈们传授音乐知识,这也深深影响了孩子们,包括杰米·伯恩斯坦本人。她也做到了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到到北京国际音乐节里,策划并参与演出、公益教育活动,分享知识和音乐,尽可能地走进观众与社区做推广普及工作,这也与音乐节本身的推广理念完美契合。

中国音乐如日中天

在与歌剧《白蛇传》的作曲家周龙对谈时,主持人肯·史密斯特别提到周龙的老师周文中。这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作曲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如谭盾、周龙、盛宗亮等人。周文中曾在上世纪90年代说他们这代人没有自己的观众群,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无法得到共鸣与认同。周文中那时想象不到中国音乐的发展能够如此如日中天,谭盾获得奥斯卡奖,周龙的中国音乐作品在西方得到认同,中国观众的理解力也得到飞速提升。


周龙

周龙坦言,这样的变化发展的确使得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比前人获得更多机会。他上世纪80年代刚到美国时感到异常困惑,所接触的知识与他所学的完全不一样。老师周文中希望他能保持中国传统,将中国元素带进写作中。他的代表作歌剧《白蛇传》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波士顿歌剧院共同委约,在作品中,周龙加入京剧元素,别出心裁地安排假声男高音,用全英语演唱京剧里的男旦角色,这部作品最终获得了普利策音乐奖。

多年耕耘造就彼此信任

在场嘉宾中,杜韵属于更年轻一代的音乐家,所讨论话题的角度也与众不同。她提及对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最早印象是她在上学时观看周龙的《白蛇传》,她的作品《天使之骨》后来也斩获普利策音乐奖。她的作品并非最传统的古典作品和中国故事,之所以能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是因为年轻一代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和不拘一格,没有了语言的障碍。同时,她也感谢音乐节的包容与对年轻音乐家的鼓励。


杜韵

杜韵特别表达了对北京国际音乐节现任艺术总监邹爽的感谢。在《天使之骨》首演前,杜韵处于焦虑状态中,但邹爽告诉她《天使之骨》的搜索热度在当年音乐节期间名列前茅,她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杜韵认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多年耕耘,已与观众建立了一道信任的桥梁,观众相信音乐节的选择与水准,每年秋天都会来欣赏音乐节的演出,所以才会对《天使之骨》也抱以足够的好奇心与认可。

打造属于未来的音乐节

在本次25周年特别纪念活动中,邹爽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加入讨论。邹爽出生在音乐世家,音乐是她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年时期深受熏陶,这也是她在任上对教育推广项目尤为重视的原因。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通过视频连线与现场嘉宾交流

邹爽后来在英国工作与学习,通过各种项目接触到音乐节,被其中的专业性、自由度及前卫视野所鼓舞,在与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艺委会主席、指挥家余隆的正式接触中,更是被余隆对音乐节的长远规划与愿景所打动。尤其是余隆十分看重并关注为音乐节注入年轻视角和新鲜力量。自加入北京国际音乐节团队后,邹爽感念一路始终都有余隆的信任及默默支持。

邹爽表示,在国外的经历中,她敏锐观察到现代西方表演形式的发展态势,像是伦敦、纽约、柏林这些城市的歌剧呈现方式都有着各种各样新的探索,观众有充分的机会感受到不同的音乐体验而不仅仅是被“古典”所束缚。邹爽致力于通过音乐节将中国变成全世界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工坊,可以带给国内新的艺术概念,使文化交流更富有活力,同时通过探索音乐的新方式去拓展受众。

在邹爽的讨论中,几位嘉宾共同展望“后疫情时代”,以及音乐节如何再次把全世界的优秀艺术家聚集到一起。

疫情期间,音乐节以新科技创新节目制作,筹划备用方案,运用线上直播等方式保障其正常举行。邹爽提到,音乐节也通过深度访谈、视频、电台广播等来维护作曲家的权益,使之获得足够的关注。未来,音乐节会继续扎根科技,以创新为音乐语言连接世界。

谈及未来对音乐节的设想,邹爽表示,音乐节的呈现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时进行,甚至会探索VR等形式以带给观众更好的沉浸体验。与此同时,与千百人在同一空间内同呼吸、共感动的现场演出仍然是音乐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期待北京国际音乐节明年以一个华丽的姿态回归,迎接海内外各位朋友的到来。

与世界旋律同频共振,以国际视野、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对接世界舞台最前沿,引领中国演艺新潮流,这是北京国际音乐节25年来孜孜以求的艺术情怀与使命初心。25年的接轨世界,25年的步步留痕,让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一个在国际舞台拥有巨大号召力、影响力的机构,成为中国音乐事业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平台。亚洲协会用论坛的方式回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足迹,回顾音乐节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魅力的25年,更是回望中国与世界用文化感动彼此的25年。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