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教育园地 > 学术畅谈 > 文章内容

浅谈巴赫的成功与反哺

发布:admin    浏览量:4313    发布日期:2007-05-13

巴赫深深深几许......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这为西方音乐史上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赐予人类无尽的音乐宝藏和大海一样博大而幽深的圣洁灵魂。一杯气息如兰的绿茶为伴,放一张小提琴或大提琴的无伴奏奏鸣曲,让蜿蜒潺湲的琴声带着思绪,飞向冥冥中的远方,聆听巴赫,就如同在教堂聆听上帝的声音。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他把和声与复调很好的结合,对位法在他手中发展到极致,其复调技术之艰深,后世无一人能及,复调这朵奇葩,在巴赫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绽放。可以说,巴赫是复调艺术的集大成者。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造就了这位伟大的人?事实上,曾经有人问起他的艺术是怎样才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他简单而严肃地回答:“谁象我一样用功,谁就可以有我一样的成就。”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享年65岁,12个孩子的父亲,每天还要花相当时间与神做交流的虔诚基督教徒,意味着怎样的心血与付出。这就是巴赫生命的延续,而历史上以这样庄严厚重方式延续自己生命的,实在罕见。然而,仅仅只是用功就可以达到巴赫一般巨大的成功了吗?也许这只是这位伟大的人谦逊的表达罢了,这样的成功毫无疑问是由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首先,巴赫成长的家庭背景,是他成功的萌芽和量变的起点。他生在一个音乐天赋受到重视、音乐成就受到鼓励的环境里,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不幸的是在他十岁那年,父母双双过世,巴赫不得不离开故乡,去投奔身在奥尔德鲁夫的大哥。兄长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是一名不错的管风琴琴师,曾经师从帕赫贝尔,小巴赫便继续跟随兄长学习键盘乐器的演奏。强烈求知欲加上刻苦的练习,让他进步神速,也为日后事业上的辉煌打下了坚固的根基。正是由于家族音乐技艺的遗传、熏陶以及种种磨难,使得巴赫十八岁起就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这句话对于巴赫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其次,宗教毋庸质疑的塑造和升华着巴赫和他的作品.巴赫生活在封建专制与宗教把德国推入黑暗的时代,他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他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他把和声与复调结合得天衣无缝,那互相对位的音碰撞在一起,就产生一种奇妙的虔诚的感觉,这种感觉只有巴赫才能运用自如,这也许与巴赫作为路德派的信徒内心所拥有的宗教情怀有关。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在他浩如烟海的千余首作品中,有四分之三是宗教作品。巴赫的声乐作品几乎都是宗教曲。在巴赫的宗教音乐中,往往把宗教的内容与世俗的人的遭遇融合起来,宣扬为拯救人类苦难而献身的崇高道德。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巴赫宗教音乐的最富成就之一,又是一座巴赫式的纪念碑。巴赫的这部受难曲中,将宣咏调与众赞歌,按不同曲调和音响组合起来,从而表现了全部受难史经过,将人通过死亡,葬礼看到生命的永存。柏辽兹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这样描述过1843年《马太受难曲》在柏林上演时的情景——每个人都在用眼睛跟踪歌本上的词句,大厅里鸦雀无声,既没有赞赏,也没有指责,更没有鼓掌喝彩,人们仿佛是在教堂聆听福音。不是在默默的听音乐,而是参加一次礼拜仪式,人们崇拜巴赫,信仰巴赫,丝毫不怀疑他的神性。巴赫就是巴赫,正如上帝就是上帝一样。但与此同时,他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第三,巴赫之所以成为音乐殿堂中巨大的神柱,也许真的得益于他的崇高、温存与善良,在巴赫的身上,戏剧性冲突、对抗,人世间倾扎、罪恶都与他无关,有的只平和、自然,那是心底之泉洁净的映射,充满乌托邦式的祥和景象。现代人单薄、锐利甚至痉挛的精神,巴赫宽厚的世界里也能找到依托之所,这也许是巴赫的音乐几百年来留存下来的理由与根据。

此外,巴赫内敛、安静、天才般的的独特气质,也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终身为教会与宫廷服务,不出国门一步,生时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虎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爱因斯坦特曾说过:“对巴赫毕生所从事的工作,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

凡此种种客观的、主观的因素,先天的天才基因或是后天的不懈努力,巴赫终究茧一般地化成美丽的蝶,海蚌一般磨砺出璀璨的珍珠,“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的美誉当之无愧。

比起巴赫作品自身的价值,更令人喟叹的是他的作品留给后人研究、学习、品味与欣赏的无尽价值。这无疑是巴赫成功后对人类音乐文化遗产的反哺。

首先受益的就是巴赫身边的人:他为第二个妻子创作了《G大调小步舞曲》即《安娜.玛德莲娜小步舞曲》,安娜写的是6首法国组曲 BWV 812-817,在这套法国组曲中充满了温柔和甜蜜,其中第四号是意境最美丽的,第五号是最脍炙人口的,第六号是最欢快的。他的孩子们也各个都可以演奏一种乐器,可以想象作为父亲的他也孩子们一同演奏时的欣慰与喜悦。

然而,正如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作品时说的那样: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没错,在很多人眼里,巴赫是神,他所带来的精神像海一样深邃博大而精深,这种巨大的力量,洗涤着人们的灵魂,多层次而又细微的影响着钟爱艺术和音乐的人们……

20世纪是巴赫复兴的世纪,因为录音技术的飞跃,和累积了数百年的历代音乐家对巴赫的发掘和研究,“巴赫”从之前只有音乐圈中人知道的一个名字,变为了一个大众化的文化名词。而在我们生活的21世纪,更是可以避免像大多数前时代人那样错过这道人类文化史上最丰盛的盛宴,这是生在21世纪巴赫爱好者的福气。1985年德国发行了邮票,纪念伟大的作曲家巴赫诞辰300周年;CCTV音乐放过的巴赫321周年庆时的24小时音乐会;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

不仅如此,巴赫和他的音乐融入了生活的每个方面:在电影方面,《沉默的羔羊》中,那段羽管键弹奏的,正是哥德堡变奏曲中开首的序曲,弹得很慢,羽管键的敲击犹如落珠。闭上眼睛,将台灯扭暗,可以感受到那种巴赫音乐特有的,精致的数学美。很好的刻画了Hannibal的心理,堪称经典。

在《安娜玛德莲娜巴赫的日记》中,依据了真实的历史资料,从巴赫的第二个妻子安娜的视角,以日记体裁的形式拍成了巴赫的传记电影。在影片中扮演巴赫的是荷兰著名音乐学者、古键盘乐器演奏家、指挥家古斯塔夫莱昂哈特(Gustav Leonhardt)。影片还汇集了很多当时古乐演奏界的精英,比如Nikolaus Harnoncourt, August Wenzinger, Bob van Asperen等。这部电影的价值也是相当之大。此外,电影《七宗罪》中用了G弦上的咏叹调;在《沉静如海》中用了《爱的协奏曲》G大调小步舞曲等等,这些都为电影艺术增添了魅力。

在古典的绘画、雕塑和音乐里,处处体现了对称与和谐的美。当我们第一眼看到米兰大教堂,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待我们从教堂出来,会突然领悟:这就是巴赫伟大的《恰空舞曲》,那里三十二个变奏组成的对称如此严谨,音乐的洪流如此和谐流畅,音乐的形象如此庄严雄伟、气势磅礴,就如这座教堂一样,直入云霄,欲与天齐。正如一本书里说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在曹禺大师的著名话剧《雷雨》中,高潮部分用了巴赫的代表作b小调弥撒,这无疑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卖当劳广告的广告中变奏23;英国儿歌《伦敦桥》是摘自BWV1005;在最近流行于青少年中的网络游戏“劲乐团”中,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赋格曲-巴赫》Bwv565C小调前奏曲与赋《存在-巴赫》和约克奥芬巴赫肯肯舞曲《菠菜进行曲》以及韩国服务器中的3BACH创世纪,巴赫二部创意1412138的加入,使得“劲乐团”增加难度和魅力。而动漫界的庵野秀明更是崇拜巴赫,就连剧场版的名字用的都是《Air》(巴赫的Air for G string)他钟情于古典音乐,从他的选曲可以感受得出这一点:《蓝宝石》中有很多巴罗克味道的音乐,《EVA》及其剧场版中更是大量地普及了经典巴赫以及Canon in D这样今天成为POP古典的音乐......

有人说,巴赫的音乐男性喜欢的比较多,因为巴赫的音乐中严谨的数学美、抽象的逻辑美和理性美,很难引起一般女孩子的注意。但我们不能以数学的逻辑性来代替巴赫的音乐。音乐是无国界无性别之分的,可以说作为女性的图雷克是世界上演奏巴赫音乐最接近巴赫的。巴赫的不朽音乐只有真正能听懂他的知音才能迷恋、和领悟。

巴赫的一生就如同他的作品一样更像深邃的大海,你看到的或许只是海面的浪花,而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察觉海底的澎湃。拉上窗帘,再给房间一个适合的色调,放一张CD,让巴赫的音符缓缓溢淌开来,也许这种神仙般的美妙时刻的体验,就是巴赫音乐反哺人类精神的最成功而又最简朴的典范吧!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