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州
首页 > 教育园地 > 学术畅谈 > 文章内容

走出剧场运营困境与误区,国内顶尖剧院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发布:音乐苏州    浏览量:1022    发布日期:2020-07-01

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建成的专业剧场已有300多家,全国剧院总数则达到2000多家,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多功能剧院有40多个,其中,国际一流的设计和设施不在少数。但是,这些剧院全年演出超过50场的只占总数的35%,功能开发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问题都在提醒各地,提高剧院运营管理水平、培育剧院管理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01.经营管理,成功经验在哪里?

在剧院建设的十几年中,尽管经营管理普遍存在各种缺陷,但也有一些地方不但发展迅速、成就突显,而且还赢得了世界的目光。国家大剧院的8年运营就受到高度评价,院长陈平集8年经营管理经验而完成的理论著述《剧院运营管理》已经出版,为未来的剧院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而我国最早建成的现代化剧院——上海大剧院,在2013年经过重新定位、改变经营业态之后,剧目建设、演出数量等各方面也在国内各剧院中名列前茅。

天津大剧院和广州大剧院的快速发展也令全国瞩目,一个坐落在原本舞台演出滞后的直辖市、一个属于省会城市,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成就都有不少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

▲天津大剧院内景(资料图片)

如今,去天津看戏已经成为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种文化时尚,世界各地的名团、名家纷纷登上天津大剧院的舞台,一部部世界优秀的话剧、交响乐、歌剧,有的还是难得上演的佳作,每天晚上都能展现在观众面前。天津大剧院的连台好戏提高了天津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其成功经验就是以节带动剧院演出,曹禺国际戏剧节、国际歌剧舞剧节和青年古典音乐节,已经成为天津的文化品牌,另有贯穿全年的演出系列,如小剧场戏剧展、双周舞蹈剧场、钢琴总动员、亲子剧场等,都为天津舞台带来了活力,而所有节目都是从国内外舞台严格筛选出来的精品。

据天津大剧院院长钱程介绍,原先提到天津,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戏曲、曲艺,但自从天津大剧院开业以来,全国的观众都逐步感受到这座城市文化的变化。“艺术,改变城市性格”这句濮存昕抄写在小本子上的格言,其实就出自钱程之口。在钱程看来,节目的质量是关键,“2015年上演的话剧《伐木》,今年的话剧《英雄广场》《理查三世》《阿波隆尼亚》《殉道者》,都是近年来国际舞台上难得的佳作。”钱程认为,大剧院要讲节目质量就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跑,必须与国际舞台同步,这样才可以真正提升天津的文化地位。2014年,当代歌剧《战争与和平》在天津大剧院上演引起了轰动,为什么要引进这部歌剧,钱程解释说:“大家一听当代歌剧,下意识的反应肯定就是难懂的、缺少动人旋律的,但这是误解,其实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当代歌剧到底什么样。《战争与和平》在莫斯科只演过10场,2014年到天津演出了6场。”天津因此拥有了演出知名度。


▲歌剧《战争与和平》剧照

广州大剧院属于中演院线,是广州新建七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如此先进的剧院,如果经营管理不善,就是巨大的浪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广州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下设演出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艺教管理、舞台技术、物业管理六大中心, 2010年5月广州大剧院开业运营,当年就实现营业收入2200多万元,5年来,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去年超过1亿元。统计数据显示,5年间,这里平均每年演出活动400多场,每年有25万人次走进剧院。


▲广州大剧院内景

广州大剧院也是以品牌取胜,靠“一节四季”,即广州艺术节、周年庆典演出季、名家名团演出季、陪你玩一夏演出季和新春演出季,激发出舞台的巨大活力,而且还联手世界一流剧院和歌唱家,制作了《图兰朵》《托斯卡》《蝴蝶夫人》《茶花女》《卡门》等经典歌剧的“广大版”,成为拥有制作能力的大剧院。这些都形成了广州大剧院的品牌,“品牌建设是广州大剧院成功的关键,有了品牌,就有了广州大剧院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就有了在全国演出行业中的位置。”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说。

不过,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这样可以面向世界选择节目的地方并不多,更多的剧院,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剧院恐怕还是要照顾本地观众的欣赏习惯。河北固安的大剧院近些年专门引进戏曲名家和名团,不但让很多剧团有戏可演,也拓宽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视野,充实了剧院舞台。

02.运营资金,完全依赖票房吗?

进入文化市场以来,人们似乎都认为演出应该靠票房维持,院团如此,剧院更是如此,一些剧院一开始就以自负盈亏为目的。但随着剧院的发展,各地发现,无论怎样经营有方,票房如何看好,剧院还是难以自负盈亏。目前,各地新建大剧院运营基本离不开政府补贴,但补贴的方式有多种:有的剧院由政府补贴水电等能源的开销;有的剧院则是直接由政府划入财政拨款;有的剧院是演出多少场以上政府就补贴多少钱;还有的是依据公益演出、低票价的数量,加以补贴。

说到剧院运营,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认为,一家剧院,运营之前应该首先想到定性,是盈利还是非盈利,如果非盈利,其票房收入占运营成本的比例就只能是一部分;再就是剧院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也要明确,这个剧院到底是只演一个门类为主,还是各个门类都有;然后就是观众的定位,是仅仅满足于地方观众,还是面向全国、面向全球。

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中国剧院管理论坛”上,很多专家都提出,剧院建设一定要拥有适应本地的管理模式、还要有一套培育观众的方式。目前运营比较出色的剧院,比如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天津大剧院、广州大剧院等,几乎都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都创办了一系列公共普及教育课程,有名作导赏、大师班、少儿班、假日欣赏、休息空间演出等。5年来,广州大剧院共举办大众艺术教育类活动529场,参与人次30多万。

03.剧院建设,最缺的是什么?

剧院纷纷拔地而起,但管理经营人才却远远跟不上,这是各地剧院的强烈呼声。没有管理人才,当然也就谈不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陈平院长的《剧院运营管理》一书,其实也是想将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介绍出去,加快人才的培养。目前各地剧院运营有三种模式:第一是自建自管模式,第二种是委托运营模式,第三种是合作运营模式,各有成功的经验。这三种模式所需要的人才基本都来自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培养需要时间、磨练也需要时间,但眼下的剧院建设又时不我待。而天津大剧院则属于第四种:民营模式。在我国剧院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民营模式的灵活,可以让有潜质的人才迅速集结。

天津大剧院运营团队所有员工加起来不过150人,精兵强将,没有一个国家编制,但这样的模式在运营中也不是一帆风顺。钱程认为,对民营企业的诸多误解和因此形成的市场壁垒至今无法改变。例如有的地方在演出市场中推出惠民卡,可是规定只能观看国有院团的节目,而不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结果,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所以,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对剧院建设尤为重要。

剧院人才,除了经营管理者外,其他行当也很匮乏。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说,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制作演出了《战马》。这部戏对国家话剧院来说,最大收获就是培养了一批从事剧场舞台技术的人才。全国巡演时,他发现很多剧院在舞台技术人才方面都是短板,因此他迫切希望,在学校赶紧设置舞台技术专业,“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就无法支撑舞台艺术的快速发展”。


▲《战马》剧照

剧院建设,不能总盯着新建大剧院,改造老旧剧场也是一种建设,这是一些地方日益形成的新认知。这些认知,让人们感觉到确立务实观念在剧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国家艺术节的举办,是一些省市兴建剧院的推动力,但节后如何管理经营这些剧院又成为难题,有的省市因艺术节而建的剧院最后都冷冷清清。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将在陕西举行,是新建剧院还是充分改造固有设施,成为陕西思考的问题。3年来,陕西省按照“量力而行、经济适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标准、适当超前”的原则,先后4次对近百个场馆拉网式调研考察、反复论证。陕西的主管部门认为,陕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有限,艺术节的场馆建设主要以改造为主,尽量盘活现有资源。这种认知为节俭办节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式。

剧院,特别是大剧院,剧目生产是发展之路,而且剧目生产也可以激活当地的文艺院团,这是剧院管理专家的一致看法,而且剧目生产也是世界各地剧院建设的成功经验。但目前我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剧院极其有限,资金、人才,都是缺口,这恐怕只能寄希望于未来了。






苏ICP备07500736号 咨询热线:0512-69792982 62156895 版权所有:苏州音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